136:朱元璋:老九有孩子了?那咱得模拟一下!_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人生
笔趣阁 >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人生 > 136:朱元璋:老九有孩子了?那咱得模拟一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136:朱元璋:老九有孩子了?那咱得模拟一下!

  136:朱元璋:老九有孩子了?那咱得模拟一下!

  凌晨,天还未亮,朱栎就出了皇宫来到了破逆军大营当中。

  片刻之后,朱栎带着在营的将士来到了还在修建当中的烈士陵园。

  三日时间,想要把烈士陵园完全修好肯定是来不及的,但是秀出一条路,弄出一片墓地还不是难事。

  至少烈士陵园的雏形已经给弄出来了,只要后续继续修缮便是。

  “王爷,所有阵亡将士的骨灰都已经埋下去了,上面都有将士们亲自凿刻的墓碑。”

  三天时间,破逆军还在营地的一万多将士,白天修陵,晚上刻碑,否者这一万块左右的墓碑,光是刻起来也是个大工程啊。

  “很好。骨灰按照本王所说的,分出一些让将士们带回去送给家属了吧?”

  朱栎满意地点头问道。

  阵亡将士,大多天南海北,家属想要祭拜,总不能每次都千里迢迢跑道这应天府来。

  将一部分骨灰送回去,也给家属们一个念想。

  “是的,按照您之前的交代已经让离营的将士们带回去了。”

  陈勇点头说道。

  “等着吧,下了早朝之后,父皇会亲自带着皇孙们和文武百官前来给阵亡将士吊唁。让所有将士都打起精神来。”

  朱栎最后吩咐了一句,便在不远处的空地上随意的席地而坐,抬头仰望着已经泛白的夜空。

  上面还在闪烁的每一刻星星,都像是有一双阵亡将士的眼睛正在看着他。

  “放心吧,本王不会让你们的血白流的!”

  朱栎语气坚定地轻声说道。

  很快,天亮了。

  当太阳已经升空,朱元璋带着所有皇孙和文武百官也来到了烈士陵园当中。

  显然朱元璋提前结束了早朝,就把所有人都给拉了过来。

  当看到那密密麻麻一大片墓碑的时候,所有人眼神当中都只剩下了震撼。

  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或许还无法体现出战争的残酷。

  可眼前这密密麻麻的墓碑,却极大的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那些武将还好,可文官什么时候见识过这样的场面?

  他们顶多是在各种战报当中,听到一个阵亡的数字,但脑海当中根本就不会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朱允炆等皇孙们同样也是如此。

  只有站在这些墓碑之前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什么叫战争。

  战争是血腥的,残酷的,要死人的啊!

  强如破逆军,居然还有这么多英灵死在了那片战场上,可见朱栎和破逆军当初的战斗又是何其的艰难和惊险?

  看着孙儿们以及文武百官脸上动容地神色,朱元璋这才明白了朱栎修建这个烈士陵园真正的用意!

  这一刻,没有人交头接耳或者嬉皮笑脸,所有人的心头都是沉甸甸的,仿佛被一块巨石给压着。

  朱栎站在队伍最前方的一侧,将所有人的神情尽收眼底,脸上看不出任何神色。

  他知道,让这帮人明白战争的残酷,明白这些军人的不易还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祭奠活动结束之后,文武百官是第一批走的。

  朱元璋则带着皇子们都留了下来。

  “老九啊,咱觉得应该让百官每年清明都来这里看看,当皇帝的要带头,领着他们一块来,你看如何?”

  朱元璋站在其中一个阵亡将士的墓碑前,轻抚着那墓碑上的名字,突然长叹了口气。

  “父皇英明!”

  朱栎重重地点了点头。

  来一次怎么够?

  他就是要让这帮天天坐在庙堂之上指点江山的人年年都来给这帮阵亡的将士扫墓!

  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咱不如你啊!英明?”

  朱元璋却是摇头自嘲地一笑。

  如果他真的英明,这件事情也轮不到朱栎今天来做了。

  “九皇叔,我想去西域!”

  就在这时,朱允炆突然开口说道。

  这话他是对朱栎说的,而并非朱元璋。

  一听此言,众人不由纷纷侧目。

  就连朱栎和朱元璋脸上都露出了诧异地神色。

  如今,朱允炆已经十七岁了,也是个大小伙子了。

  在军校的这两年,他已经摆脱了凡事依赖他人的坏习惯,真正的学会了如何自己担当一切困难。

  这和他在军校锻炼了多好的体魄,提升了多少武力值没有什么关系。

  更重要的是心境之上的成长。

  尤其是今天站在这些烈士墓碑的面前,他的心头再次被触动了。

  他不想打仗,不想有人再死,但他知道那不现实,所以他只能选择用拳头,阻止一切来犯之敌!

  他要去西域,守卫九皇叔打下来的江山。

  这便是他现在最真实的想法。

  虽然可能是一时冲动,但至少他敢下决心直接说出来了。

  “九皇叔,我和二哥一起去!”

  朱允熥这时也站了出来。

  这小子也十六了,看着和朱允炆差不多,也是这帮皇孙当中年纪最长的之一。

  朱栎和朱元璋不由对视了一眼。

  他们都能从彼此的眼神当中看到一抹欣慰,这两个孩子,是真的长大了啊!

  “老九,你拿注意吧。让这两个小子出去历练历练也好。”

  沉默了片刻,朱元璋似乎是下定了决心,对着朱栎点了点头。

  他舍得让两个孙子,还是太子朱标的两个儿子去西域么?

  肯定是不舍得的。

  但他知道,是什么改变了这两个孩子,所以他选择相信朱栎。

  “去西域可以,正好你们的二皇叔也在那里。你们兄弟俩个,允炆可以去阿克苏,允熥可以去阿勒泰,这两个地方距离乌鲁木齐都不算太远,正好可以互相支援。”

  “从淮西勋贵当中选两个人出来,跟你们一起去吧。”

  朱栎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之所以重新启用淮西勋贵的人,一来是朱元璋刚刚说了,淮西的那帮人今天都来请辞了,显然也是没有了争雄的心思。

  二来破逆军当中,陈勇他们十个,他暂时还没打算放出去,而底下的其他将领,还不足以独当一面。

  最主要的是,淮西勋贵的那帮人,和朱允熥本就亲近。

  这似乎也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兵权让两个皇孙掌控,淮西勋贵只负责出主意,带军队。

  “多谢九皇叔,多谢皇爷爷!”

  听到朱栎的话,朱允炆兄弟俩都露出了兴奋地神色。

  他们终于也能像九皇叔一样上阵杀敌,镇守一地了么?

  而且还有淮西勋贵的将军辅助,那他们心头就更有底气了啊!

  朱元璋似乎也没想到朱栎还能启用淮西勋贵,眼中闪过了一抹诧异,但更多的还是欣慰之色。

  因为朱栎已经慢慢懂得了帝王之术的平衡。

  有时候奸臣佞臣也并非是要一刀切完的。

  水之情则无鱼,这句话放在朝堂上也同样合适。

  就像当初他明知道蓝玉不可留,也一样要留着蓝玉为他征战是一个道理。

  他怕的是他死了之后,没人能镇得住蓝玉。

  但是朱栎能镇得住,所以他能够留下蓝玉他们,就让朱元璋十分欣慰了。

  “我们呢?我也想去漠北!”

  就在这时,朱高煦这小子也不甘寂寞地举手叫嚷了起来。

  朱栎一巴掌直接拍在了这小子脑瓜顶上,没好气地笑骂道:“你给咱消停点。未满十六岁的,都别想了,还是留在军校里好好把本事都给咱学全了。”

  “到时候你们谁想去,咱绝对不拦着!”

  闻言,剩下的那些皇孙面面相觑,都把自己的小心思给收了起来。

  只不过朱高煦还嚷嚷着不公平,显然还不甘心地样子。

  但朱栎和朱元璋是不可能同意一个十二岁的小家伙这种请求的,这不是瞎胡闹么?

  当天,蓝玉的心腹张偁和常升的心腹李锋就接到了新的调令,让两人领兵陪着两位皇孙镇守西域的阿克苏和阿勒泰。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光是张偁和李锋两人,就连蓝玉和常升都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明白了!”

  “咱明白杨启的意思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

  “好啊,真的好!”

  “咱们始终都小看了老九啊!他的确不比老大差,甚至比老大更适合那个位置!”

  许久,蓝玉总算是琢磨了过来,不由摇头长叹道。

  帝王的权衡之术,老九这就开始用上了啊!

  常升等人闻言,也都露出了兴奋地神色。

  这样看来,让朱栎当太子甚至当皇帝,对他们而言,也不全是坏事了啊!

  朱栎有容人之量,非但没有赶尽杀绝,反而能够重新启用他们。

  这可不是帝王的权衡之术么?

  这一刻,所有的淮西勋贵才算是真正对朱栎心悦诚服了。

  就这样,三天后,朱允炆和朱允熥各自领着数千朝廷军以及淮西党的两员大将,开拔前往西域。

  朱元璋更是当着百官的面,加封朱允炆为镇西王,加封朱允熥为平西王。

  乍一听到平西王这个称号的时候,朱栎还有种十分违和的感觉。

  好家伙,后世吴三桂的封号都被朱允熥这小子给占了啊!

  不过此西非彼西,此平西王也非彼平西王。

  朱栎纠结了一下便笑了起来。

  这两个臭小子,也封王了啊!

  这或许是朱元璋对老大朱标的交代吧。

  他们并不需要带多少兵过去,因为之前朝廷军就已经有几万人在那边驻守了,他们直接过去接管兵权就行了。

  在长江渡口,朱栎亲自送两个皇孙登船

  朱元璋之前送到定川门就已经折返回去了。

  朱栎送到这里,显然还有事情要嘱托。

  “九皇叔,不用送了,请回吧。”

  朱允炆看着朱栎,一脸认真地说道。

  “两个臭小子,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是吧?咱可是答应过大哥,要好好照顾你们的。”

  “虽然这一次本王同意你们去西域镇守一方,但有些事情,一定要跟你们交代清楚。”

  朱栎不由得笑骂道。

  “九皇叔请说。”

  朱允炆和朱允熥都眼巴巴地盯着朱栎。

  朱标已经没了,他们现在对朱栎的情感,也很是复杂。

  “让你们去西域,是对你们的一次历练,但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你们现在还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遇到不可敌的情况,记得及时求援,哪怕暂时退去,九皇叔也一定会帮你们把地盘抢回来。还有无论何时,你们都要把兵权握在自己手中!”

  朱栎把两个小家伙单独叫到了一边,这才语重心长地对着两人告诫道。

  这番话,他只能跟这两个小家伙说,自然是不能让其他将士听到的,会影响士气。

  “九皇叔放心吧,真要遇到我们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不会乱来的。”

  “咱在军校里学的东西,可不是白学的!”

  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是重重地点头。

  “很好。你们此去,重点提防的便是西边的几个国家,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记得第一时间向咱报信,咱会给你们支援的。”

  “接下来你们要自己学会成长了,在外面照顾好自己。九皇叔就不多说了,你们登船吧!”

  朱栎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目送着朱允炆等人登上了战船。

  直到战船完全抵达了对岸,朱栎这才露出了一丝笑意,翻身上马朝着破逆军大营而去。

  就这样,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朱栎一直往来于军营和国子监之间,一直在为破逆军的征兵工作忙碌着。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很快又过年了。

  至于朱栎和李贞卿的婚事,礼部已经定下了黄道吉日,就在洪武二十七年正月二十三。

  除夕夜,朱栎带着杨诗雨陪着朱元璋一起过年。

  “今年过年冷清多了啊。”

  朱元璋看这朱栎夫妻俩,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现在这在皇宫当中,还能陪着他过年的,似乎也只有朱栎和杨诗雨了。

  就连朱高煦那帮熊孩子,也在年前离开了应天府,回各自父王那边过年去了。

  “怎么不把东宫的嫂子叫过来?”

  朱栎并没有看到吕氏的身影,不免有些奇怪地问道。

  好歹也是朱标的老婆,朱允炆的亲娘,朱元璋应该不至于现在就忽视了吧?

  “她已经从东宫搬出去了,回了凤阳府,住进了皇觉寺。”

  朱元璋苦笑着摇了摇头。

  “皇觉寺?”

  朱栎闻言就是一愣。

  这段时间他没有关注过东宫,并不知道吕氏早就离开的消息。

  实3际上在朱允炆离开应天去了西域之后,吕氏早就不想在若大的东宫呆下去了。

  既然看不到希望了,她何苦还要执着?

  就仿佛看破了红尘一般,丈夫没了,儿子也走了,她向朱元璋请求,能够让她去凤阳府的皇觉寺居住,从此不问世事,一心只愿在青灯古佛面前替自己的儿子朱允炆祈福。

  朱元璋答应了吕氏的请求,或许这对她而言也是最好的结果。

  听完了朱元璋的解释之后,朱栎心头也是一阵感慨。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对了父皇,咱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朱栎大概是察觉到气氛有些压抑,立马转移了话题,笑呵呵地说道。

  “哦?什么好消息?”

  朱元璋闻言,顿时就来了精神。

  “您马上又要有一个大孙子了!”

  朱栎不由得哈哈大笑道。

  闻言,一旁的杨诗雨却突然红了俏脸。

  朱元璋看到杨诗雨的样子,再加上朱栎的话,哪还能不明白怎么回事?

  杨诗雨有喜了啊!

  这的确是大喜事啊!

  咱又要有孙子出世了?

  朱栎的后代,那不就是大明未来的皇帝么?

  想到这里,朱元璋都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他知道朱栎未来会是一个好皇帝,能够带领大明开疆扩土,开创大明盛世!

  也知道未来的大明王朝国运昌隆,朱栎的后世子孙哪怕比不过朱栎,也绝对不是庸碌之辈。

  但他忍不住好奇啊!

  等这个孙子出世之后,他一定要好好的模拟一下对方的人生才行!

  分割线

  ps:!!!求月票!!!求评价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91bq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91bqg.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